民间的肾炎认识误区甚多

2008-04-09 00:00:00 来源:

  误区之一:肾炎是不治之症很多人认为肾炎准治或是治不好的顽症,其实这是一个误解。
  肾炎不仅能治,而且多数是可以治好或缓解的。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诊疗是否及时、合理以及是否对症下药,更重要的是与病人自身的保健措施有关(如饮食、休息)。之所以产生“肾炎是不治之症”,这种错误观念,―是由于多数肾炎是慢性过程,本身症状很隐秘,早期不易察觉而被忽视。往往在大量的肾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或功能丧失时才去就诊,则为时已晚。二是忽视了肾脏疾病的基本发病规律。有些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,自身感觉很好,自认为病已痊愈,忽视了维 持期的治疗及随访,实际上此时病情仍在慢性迁延、缓慢进展。当感觉不适再去就诊时,疾病的性质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,其实感觉异常要比尿液及血液改变晚数月至数年。因此,每―位肾炎患者不管病情如何,都应定期复查,以防不测。早期检查,正确诊断,长期随访,认真治疗是保证肾炎疗效的关键。
  误区之二:忌盐
  民间传说肾炎病人要忌盐百日,事实上这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的。珠不知食盐是人体组织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,人体的很多生理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类物质的参与。长期禁盐不仅起不到缓解病情的目的,反而能使许多脏器的功能下降,不利于疾病的恢复;轻者使病情迁延,重者可危及生命。通常情况下,若无明显浮肿和高血压,每日可补充3-5克食盐;重度水肿或高血压,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盐的摄入。无论如何完全禁盐是不可取的。
  误区之三:吃肾补肾
  有人认为吃动物肾脏可以滋补自体的肾脏,其实这是一个误解。动物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,但不宜食用。因为这类食物除胆固醇外,嘌呤成分含量也很高。它们不仅不起营养作用,反而会加重肾脏的负担,引起不良后果。
  误区之四:禁水 不少肾炎病人不愿多饮水,害怕饮水后尿量增多会加重肾脏负担。实际上恰恰相反,人体内每天的代射废物都需依赖于尿液带出体外。若喝水很少,尿量不足,反会造成体内的废物蓄积,加重肾脏的负担。只有在浮肿明显的病人才需要限制饮水量。
  误区之五:滥用抗生素
  部分病人把肾炎和一般的炎症性疾病(如肠炎肺炎、膀胱炎等)等同起来,普遍采用抗生素治疗。结果不仅无明显效果,有时反而使肾炎症状加重。其实,二者有本质的差别。肾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变态反应,而炎症性疾病则由细菌感染所致。后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,而对前者的治疗主要是清除抗原物质,阻断不正常的免疫反应,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,而用抗生素根本无效。另一方面很多抗生素或多或少的具有有肾毒性,如果无指征地滥用,则可以引起抗生素肾损害,加重肾脏病变。
  误区之六:相信偏方
  有病乱投医,是久冶不愈病人的一种心态。偏方治大病也是病人求治心切的一种心理寄托。所谓偏方 一般有三种情况:(1)前人积累的经验所传下来的,有的偏方虽然也治好了一些病例,但是,它的治病机理还需要用现代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加以研究、证实。(2)有的是对症的,而不是治本的。(3)也有的甚至是假药。肾炎病人不能随便用偏方的理由:一是它根本不对症,前面谈到肾炎有数十至数百种,不同种类的肾炎其病因、病变性质及轻重完全不同,治疗方法也截然不一,用一种偏方来治疗所有类型的肾脏病显然是不合适的;二是不少中草药是有肾毒性的,如粉防已,随便滥用则有可能加重肾脏病变,而且多数药物是经过肾脏排泄,滥用药物只会加重肾脏的负担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所以对于肾脏病人来讲,应该待病变性质及程度明确后再考虑治疗手段。
  误区之七:慢性肾炎是急性肾炎转化而来普谊认为,慢性肾炎是急性肾炎久治不愈的后果。
  其实不然,肾炎并没有急、慢性之分。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:一是因为民间把肾炎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对待,没有从病变的性质上加以区分;二是过去对肾炎的认识仅局限在临床经验上,缺乏当今的优等手段,通常以起病的时间长短及病状的轻重作为急、慢性肾炎的判断标准,迄今为止,仍有不少人还习惯于将肾炎称为急性或慢性肾炎;三是根据对肾炎的初次治 疗反应来判断,首先治疗后症状缓解就是急性肾炎。否则即为慢性。事实上,这种认识是片面的。前面已经提到,肾炎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,按其性质可有数十种之多。现在已不再根据临床症状的特点来区分急、慢性肾炎了。因为绝大多数肾炎的临床体征、病程的特点及转归,是由肾脏的病变性质所决定的,单从临床上很难判断。如有一些类型的肾炎,尽管临床症状非常突出,但其肾脏的病理损害常常为自限性,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

3333
3334
更多>
  • 小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42例临床诊断

  • 肾上腺性征异常症12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